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廢死聯盟對於《刑法》增訂 272-1 條虐殺幼童罪及第286 條凌虐幼童致死罪納入死刑的條款提出批評,將「兒虐零容忍」團體訴求曲解為「唯一死刑」,並抨擊該團體「只是情緒化」、「無助於解決根本問題」。
對此,「兒虐零容忍」與「剴剴網路爸媽群」、「孩想陪你長大聯盟」及「童聲童想」一同提出嚴正聲明:
「兒虐零容忍」群組的成立非為情緒發洩,而是看見社會制度的層層斷裂,導致孩子被漏接,致使兒虐案層出不窮。我們無法接受下一個「剴剴」在沉默與忽視中死去。
面對剴剴的悲劇,我們憤怒且悲痛萬分,但自始至終選擇理性行動——從法院外舉牌抗議、旁聽法庭審理、投書呼籲監察院調查失職單位至今(114)年5月10日反兒虐凱道集會中提出增訂刑法虐殺幼童罪及成立兒少保護部、設置訪視助理員及兒虐專職醫師等13項「預防兒虐制度面」訴求。以上足見「兒虐零容忍」關注的不只有刑罰,更多重點是放在推動前端改革,積極修補制度面訴求。
「兒虐零容忍」重申:「唯一死刑」不曾出現於團體訴求。此次修法亦非「一律判處死刑」,而是針對極少數惡性重大、證據明確、情節嚴重之案件,賦予司法一個嚴厲的裁量空間選項。這是為了守住社會正義的底線,也是對所有無辜受害的孩子一個最起碼的尊重。
「兒虐零容忍」試問:廢死聯盟可曾認真看過「兒虐零容忍」的訴求?當廢死聯盟將「兒虐零容忍」的訴求扭曲為「唯一死刑」、「只是情緒化」、「無助於解決根本問題」時,自己又為兒少保護努力過什麼?
我們只看見,廢死聯盟高呼加害者人權,無視受害者及家屬的傷痛,強調死刑無法解決問題並主張廢除死刑,卻未曾提出過任何制度面改革方案。對此,「兒虐零容忍」極力譴責,並提出以下論點捍衛八成以上人民支持死刑存在的立場:
一、八成以上民眾支持的是「應報式正義」:應報理論為最古老卻不落後的刑罰思想,先於一切法治與憲政秩序,為至今支持各國刑法死刑存在的理論基礎。應報理論認為,犯罪行為違抗了法規範,因此須透過國家強制力處罰行為人以回到「正義」的狀態。應報論主張刑罰的目的不是威嚇大眾與預防犯罪,而是要透過國家強制力來「平衡」行為人的犯罪結果,以實現「正義」,因此刑罰的輕重必須與行為人的罪責相當,否則「正義」無法被「平衡」。例如:A將B殺死,A的犯罪結果必須有相對應的刑罰施加給A,才可以實現「正義」。
二、若不給政府實行必要之惡的權力,將致使法治社會崩解:政府的權力既是人民給予的,便被賦予執行國家權力「平衡」犯罪結果、維護社會「正義」的責任。若剝奪政府實行必要之惡的權力,人民將不再信任政府,亦將選擇離開社會規範,不再尋求公力救濟,轉而尋求私力救濟(自己報仇),此時法治社會已然崩解。
「兒虐零容忍」說明,為何八成以上民眾對廢死憤怒?當輪胎行縱火案及師鐸獎女老師命案被改判無期徒刑及多起兒虐致死案被輕判時,其犯罪行為與罪責顯然不符罪刑相當,人民憤怒是因「正義」未被司法判決「平衡」的結果。
維繫法治社會及正義需要重典,也是保護弱勢的決心與勇氣。
「兒虐零容忍」所堅持的,不單是為剴剴爭取一個遲來的公道,更是為所有的孩子,守住最後一道防線。「兒虐零容忍」所努力的,是讓剴剴成為最後一個因社會安全網失靈而犧牲的孩子。
最後,「兒虐零容忍」呼籲廢死聯盟:勿再毫無道德底線的消費剴剴,將其作為廢死工具。如果廢死聯盟無法為社會正義與兒童保護付出,至少不要成為阻礙制度改革、傷害司法正義的力量。
廢死聯盟臉書(114/8/7)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C775VMm1F/?mibextid=wwXIfr
剴剴案全民怒吼惡保母判死 廢死聯盟嘆「樸素的正義」:死刑就是錯(11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