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辰卿/台北報導
20年前,全國各地陸續誕生了29座原住民族文化館,但這些館舍的建立,當時並無妥當的使用與規畫,以致於落入蚊子館的行列。為使原文館發揮傳承原住民族文化、共譜原民社區發展,及社會教育等重要功能,2005年起,原住民族委員會啟動軟硬體與專業人力挹注等計畫,2011年起,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承接原文館活化任務,與各部會所轄大型博物館與單位合作,以分區陪伴為策略,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此輔導之路至今走過12年,各館不僅年年有成長,也陸續產出具地方風采與原民觀點的豐碩果實。
▲112年全國原住民族文化館成果展,並對績優館所頒獎。(圖/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這次頒獎典禮共頒發績優館所4座特優金賞,有桃園市原住民文化會館、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屏東縣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以及4座優等銀賞,臺北市政府委員會凱達格蘭文化館、新竹縣五峰鄉賽夏族矮人祭場文物館、屏東縣獅子鄉文物陳列館、花蓮縣吉安鄉阿美族文物館,館員部分則頒發各8座特優金賞與優等銀賞獎座、2座新人獎,另外,為感謝計畫輔導與諮詢委員長年支持與陪伴及工作有績館員,同日也頒發特別感謝獎座。
原住民族委員會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主任委員表示,自己在任主委期間,正逢原文館列管輔導時齊,對此任內核定推動諸多重要的館舍改善與人力挹注資源,這一路非常開心看到各館的蛻變、萌芽到紮根,如此成效不僅是地方的努力和堅持,更需要中央各部會同心支持與關切,也期許未來的原文館,成為地方的知識平台,共同為原民的知識系統與文化保存推廣盡心盡力。
▲原文館活化任務,各館不僅年年有成長,針對有績館員也頒獎鼓勵。(圖/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原發中心曾智勇主任表示,今年主題設定為「PULAMI」是排灣語中的〝豐收〞之意,不僅象徵原文館本年的收穫與進展,也宣告了29座原文館與原發中心將持著「一同豐收的心」,持續凝聚,為地方、族群的來年和下一個十年還是要一起!




![▲[EASY SHOP] 無縫超彈透氣QQ糖內衣-紫藕(優惠價$590)。(圖/EASY SHOP提供)](https://i0.wp.com/tanjinews.com/wp-content/uploads/EASY-SHOP-%E7%84%A1%E7%B8%AB%E8%B6%85%E5%BD%88%E9%80%8F%E6%B0%A3QQ%E7%B3%96%E5%85%A7%E8%A1%A3-%E7%B4%AB%E8%97%95%E5%84%AA%E6%83%A0%E5%83%B9590_0-1.jpg?resize=360%2C180&ss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