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孟憲玉 /台北報導
由桃園市立圖書館主辦,長流當代美術館、袁金塔當代美術館、泛亞藝術聯盟協會協辦的「跨文化與多媒材——袁金塔論當代水墨藝術」 今天在台北長流美術館舉行新書發表會,邀請知名策展人、學者,石瑞仁教授、廖新田教授、賴明珠教授、龔詩文教授就新書進行探討、分析與講評。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張炳煌主任、國父紀念館前館長曾坤地、長流美術館黃承志館長也到場參與討論。
作者袁金塔表示此書為50餘年從傳統、現代、當代水墨、實驗創作經驗之總結,內容涵蓋,如何重新思考當代水墨美學的創新與意義,以當代跨文化、跨領域為創作主軸。此書以中西藝術比較整合、理論與創作並重,既豐富當代水墨畫的主題內容,亦比較中西兩方媒材的共通性與差異性,並以「再創造」的視角來看待當代水墨是如何紮根於那悠久的歷史文化長流之中,塑造其獨樹一格的水墨創作風采。
▲袁金塔老師與貴賓合影。(圖/孟憲玉攝)
書中特別強調「創造自發性」與「遊戲性」,前者猶如下棋,處處活路、千變萬化,不為任何框框所囿;後者如兒童般的無拘無束,不受學院成規所限的隨興畫。但不論前者或後者,其目的都是讓創作者的心靈「自由開放」,保有直覺、靈性、潛意識、頓悟的成份,發揮藝術創造的想像力,在創作作品時,除了「手繪」更強調「手做」雙手製作實體成品的重要性,如:手工書、冊頁書、玩陶……等,期望提供創作者更豐富的視覺感受、智力、想像力、創作力、跨文化多媒材技法應用以及審美情趣的多樣化。
所謂的跨文化就是越界游離,對固有疆界的懷疑,藉由不斷越界保持清醒的批判,認識到疆界在哪裡?自己站在哪裡,因此水墨藝術創作可能涉及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地理學、族群研究、性別議題、殖民史等領域,而多媒材技法就是各式各樣的材料、工具的發現、實驗、組合活用。
▲袁金塔新書發表高朋滿座。(圖/孟憲玉攝)
藝術是人們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應真誠地去思考它反射了什麼?當代水墨又能表現什麼?在一個文化觀念激烈變動的時代,藝術家應認清自己的時空座標,勇於嘗試,突破創新。
▲袁金塔新書發表。(圖/孟憲玉攝)




![▲[EASY SHOP] 無縫超彈透氣QQ糖內衣-紫藕(優惠價$590)。(圖/EASY SHOP提供)](https://i0.wp.com/tanjinews.com/wp-content/uploads/EASY-SHOP-%E7%84%A1%E7%B8%AB%E8%B6%85%E5%BD%88%E9%80%8F%E6%B0%A3QQ%E7%B3%96%E5%85%A7%E8%A1%A3-%E7%B4%AB%E8%97%95%E5%84%AA%E6%83%A0%E5%83%B9590_0-1.jpg?resize=360%2C180&ss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