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黃淑貞/高雄報導〕最年輕的柴科夫斯基國際大賽大提琴首獎馮勇智,以精湛技巧與細膩音樂性震撼樂壇,首次將以獨奏之姿,登上臺灣舞台,獻演音樂史最深邃的獨奏經典「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10月27日於臺北演出第1號、5號與6號組曲,28日在高雄衛武營表演廳,演出第2號、3號及4號組曲,展現大提琴音色與結構的多重宇宙。
新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樊曼儂表示,馮勇智的國際邀演行程不斷,去年四月亦受邀在衛武營國際音樂節的閉幕音樂會,演出當代作曲家陳銀淑的大提琴協奏曲,相當精彩;今年長榮交響樂團指揮家梵志登出任駐團藝術就任音樂會,馮勇智也演出他在柴賽中,奪得金獎的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安可曲則演奏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都令人激讚。

馮勇智也說,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初聽相似,聽者需要投入專注力,去分辨其中的細微差異。身為演奏家,他的詮釋方法,是尋找每組曲中最強烈的音樂主張,並加以凸顯,讓每首組曲展現鮮明個性,在作品間產生明確區別。
他亦提醒樂迷,巴赫組曲本質上是舞曲形式,音樂與律動、舞蹈、身體動作及情緒表達等,都密不可分,能理解這點,有助於感受音樂的生命力。馮勇智透過每組曲的獨特性,希望為觀眾創造深刻的聆聽體驗,讓每首組曲在聽者心中,留下清晰記憶點,將看似相似的作品,轉化為六個精彩的音樂世界。
值得一提,馮勇智這次來臺演出的大提琴,是1735 年的多梅尼科.蒙塔尼亞納大提琴,由慷慨贊助者出借的。由於臺灣天氣太潮濕,一住進下榻的飯店,就張羅除濕機,伺候這把大提琴,不敢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