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郭瑞騰/高雄報導
第24屆「高中地理奧林匹亞」全國決賽圓滿落幕,本屆比賽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導、中華民國地理學會主辦、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承辦。賽事歷時兩週,分別於9月20日及9月27日舉行,競賽項目包括個人組、地理專題論文組、地理專題海報組與實察繪圖組,吸引全國與海外學校菁英至高師大參賽。
在個人組比賽中,31位選手全程以英文應試,並完成旗津老街與旗後山的實察任務。高雄中學蔡顓瑋與呂冠成脫穎而出勇奪雙金,將與其他優秀選手代表臺灣,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堡,角逐2026年第22屆國際地理奧林匹亞。
實察繪圖組以「一」為題,象徵從細微觀察洞察全局。上海台商子女學校及國立屏東高中的團隊分別以渡輪產業與黑鳶生態議題獲得金牌,展現學生兼具宏觀與微觀的地理視野。
地理專題論文組則由羅東高中、義大國際高中與林口康橋國際高中奪金,研究涵蓋漁業、產業轉型與軍事據點轉型,凸顯地理關懷人地互動的多元角度。海報組作品亦透過視覺化呈現氣候、都市與文化議題,使研究更易於傳播與推廣。
今年競賽再度獲得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支持,設立「國土測繪圖資獎」,鼓勵學生應用國家底圖與多元空間資訊。本屆共有11所學校獲獎,展現地理資訊在教育研究中的潛力。
承辦單位高師大地理系主任何立德強調,本活動除全系全程動員外,在校內各處室全力支援下,提供全國性交流平台。副校長李昭蓉閉幕致詞時表示,地理學在資源配置、都市發展與災害防治上至關重要,學務長杜明德則以「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勉勵學生結合理論與實踐。
理事長宋郁玲教授指出,高中地理奧林匹亞已成為青年展現能力的重要舞台,並逐年吸引海外學校參與。地理競賽暨地理奧林匹亞委員會主委王聖鐸副教授強調,四大組別讓學生各展所長,也促進高中跨科課程與探究實作的推動。同時感謝何立德主任邀請大家為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災害事件的傷亡者默哀致意,祈禱盡快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生活。


